无人机、网红民宿、数字农田……在靖安县高湖镇,数字乡村的发展,让手机成了“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网络平台成了“新农田”。
“智”农具干好新农活
伴随着急速的嗡嗡声,一架架无人机在油菜田里来回穿梭,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地喷洒在油菜田里。
这是日前该镇永丰村利用植保无人机对油菜田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场景。
“无人机1小时能作业30余亩,省工省力,还能精确控制农药用量。”永丰村种植大户罗来发说,“与传统人工喷雾器相比,无人机药液喷洒细密均匀,比人工施药更加高效、安全、节约。”
除了无人机,数字力量的赋能,让订单农业更加可控。
该镇古楠村运用数智技术,开展“稻田认养”模式。客户认养一块地后,不管认养人身在何处,打开手机上的数字农业物联网系统,田间情况一目了然。线上认养的稻田由当地农民负责管理,认养人可以通过布设在乡间田头的高清摄像头,观看认养地块水稻的生长丰收全过程,稻米烘干打包后直接配送到家,让认养人体验一把线上认养、线下收米的乐趣。
一块数智赋能的田地,增加了城市与农村的“黏性”。通过“数字农业+文旅”,打造有科技范儿的现代农耕体验、研学示范、采摘园等新业态;通过“数字农业+加工”,带动当地直供直销、预制菜、订单农业等新业态……今年,古楠村农产品还获得第五批“赣鄱正品”认定品牌。
乡村经济“智”富有道
“火炉和酒,就是冬天里的最佳拍档,在这温暖的小天地里,大家都可以暂时忘却喧嚣与忙碌,享受一份难得的自在。这里是‘山口的院子’。”最近,发布在小红书APP的一个沉浸式探店视频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
视频中“山口的院子”民宿位于高湖镇山口村,依山而建的民宿群在视频中显得格外亮眼。借助抖音、美团、小红书等多个平台,“山口的院子”设法吸引各地游客,颜值颇高的房型需要提前一周预订。
近年来,山口村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大力发展民宿产业,打造“美丽经济”,利用互联网平台塑造景区独特IP,使得“恒茂花园”“别墅群”等美景视频屡成爆款,数万次曝光带来了千名游客,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空心村’。靖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吸引了我,通过借助数字化盘活当地闲置房屋14栋,改造建设特色民宿7栋。”民营企业家倪坤介绍,目前,民宿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带动村民就业3人,让“沉睡资产”变成了“增收活水”。
去年,“山口的院子”斩获“中国度假权威榜第八届黑松露奖”,带动了该镇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乡村治理变“智”理
近日,西头村瓦桥组村民邱志清一家遇上了出行难:瓦桥至村部道路多段被毁坏,路段坑坑洼洼,出行不便。于是邱志清利用“智慧民生平台”反映相关情况。平台快速响应,按照职责清单指定有关部门受理。次日一早,西头村组织党员干部对道路进行修整,同样用“文字+图片”向平台报告结果,事件处理完毕。
“智慧民生平台”是靖安县探索打造以党建“红色大脑”为核心的平台,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群众身边的小问题、小事情。平台设置了民生快办、意见建议、投诉举报“三步流水作业”流程。群众把以往部门难以发现却又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及时通过“智慧民生平台”上报,实现矛盾问题的“即报即处理”。
依托“智慧民生平台”,高湖镇将乡村治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乡村各个角落。截至目前,高湖镇“智慧民生平台”接诉处理群众反映问题363件,办结率100%,反馈率100%。“智慧民生平台”已然成为高湖镇群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手机微信小程序。(高湖镇 陈彦妮 李 帅)(来源:宜春日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