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试点领域信息公开>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管理

靖安县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实施方案

访问量:

关联稿件:

根据《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赣财乡振指〔2023〕14号《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西省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农规计字2024〕7号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做好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关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扶持范围及标准

按照上级下达的扶持资金规模和项目实施方案要求,通过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复审,靖安县确定了水口乡腾丰村、水口乡周家村、高湖镇棠棣村、璪都镇新庄村、璪都镇茶子山村等共5个村实施中央财政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每个村扶持50万元,扶持资金共计250万元。

二、项目资金支持重点

项目扶持资金用于开发集体资源、购建固定资产、发展农业生产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的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含脱贫户、监测户)增收。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县委组织部、

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统筹推进项目实施,乡镇和村具体落实项目建设工作。县委组织部强化党建引领、组织推动,县财政局落实衔接资金投入,强化资金监管,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具体实施,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提供规划、技术指导、产销对接等服务,加强项目实施组织、日常调度、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

(二)强化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按照《江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赣财扶20212号)和《江西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赣财扶〔2021〕12号)要求,切实加强衔接资金的使用和绩效管理,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县、乡两级要将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纳入专账核算,要按行政村建立台账,防止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不得直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形成的资产要纳入村集体“三资”台账系统管理;不得偿还乡村债务、建设楼堂馆所、搞“形象工程”、购置交通工具和发放工资补贴,以及与发展村集体经济无关的支出。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要加强对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的监管和绩效管理,在年初科学分配项目资金的基础上,平时要加强督促检查、年末要对项目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工作进展等情况开展绩效评价。中央财政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原则上要求在2024年12月20日前执行完毕。12月20日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逐级向上级报送年度项目实施进展及绩效情况。

附件:1、腾丰村集体加工厂房项目实施方案

2、周家村集体加工厂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3、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4、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项目实施方案

中共靖安县委组织部             靖安县财政局

靖安县农业农村局           靖安县乡村振兴局

2024年6月4日        


附件1:

腾丰村集体加工厂房项目实施方案

腾丰村为水口乡最边远的山村,共有16个自然组,全村共有农户351户1070人,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户20户52人。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决定实施腾丰村集体加工厂房建设项目,经研究,现制订该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实施单位:腾丰村村委会

2、项目名称:腾丰村集体加工厂房项目

3、项目实施地点:腾丰村桥头组

4、项目来源及金额: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5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

5、实施期限:2024年12月底前。

二、项目规模及投资

1、项目规模:新建800平方米左右的钢结构厂房

2、项目投资:预计56万元。

三、项目建设方式

通过“三重一大”的方式,确定施工方,确保施工方为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公司。村委会以包工包料的形式予以发包,做好集体厂房的建设规划,抓好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集体加工厂房建设好后,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监护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1、为加强该项目管理,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质量和进度,经研究,成立腾丰村集体加工厂房项目管理小组,组长:付力珍,成员:钟谊成、陈春光、黄小丽、张启明。由陈春光同志对该项目全程实施监督。

2、将经过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乡、村及县第三方造价公司负责监督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乡乡村振兴工作站直接与施工单位结算。集体厂房建设好后,对有意向租赁的客户们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租赁人。租赁人每年定期向村集体帐户打入租赁费用。项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做到重大事项会议研究讨论决定,财务账目每年至少公开一次。

五、绩效目标

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周边我村20户52人脱贫户及监测户增收,助力村集体产业发展,为我村乡村振兴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当地群众满意率可达到95%以上。

六、受益对象和联农带农机制

该项目的实施,每年可获得4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益,收益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脱贫监测户差异化分配增收,可带动周边群众5人及脱贫户2人以上务工。

七、后续管护机制

项目完成后,该项目交付由腾丰村村委会管护,村委会将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制定管护机制。


附件2:

周家村集体加工厂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周家村距离县城15公里,距水口乡政府10公里,辖区面积16.89平方公里,本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总农户240户,人口785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和监测对象13户22人。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决定实施周家村集体加工厂房建设项目,经研究,现制订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实施单位:周家村村委会

2、项目名称:周家村集体加工厂房建设项目

3、项目实施地点:周家村洞一组洞二组

4、项目来源及金额:衔接补助资金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

5、实施期限:2024年12月底前。

二、项目规模及投资

1、项目规模:新建1000平方米左右的钢结构厂房。

2、项目投资:70万元

三、项目建设方式

通过“三重一大”的方式,确定施工方,确保施工方为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公司。村委会以包工包料的形式予以发包,做好集体厂房的建设规划,抓好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集体加工厂房建设好后,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日常的监护和管理。

四、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1、为加强该项目管理,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质量和进度,经研究,成立集体加工厂房建设项目管理小组,组长:王勇,成员:李晨鑫、陈玮、舒幼花、万勇奎、梅丽芳。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由王勇负责。

2、项目管理措施:将经过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乡、村及县第三方造价公司负责监督和验收,验收合格后由乡乡村振兴工作站直接与施工单位结算。集体厂房建设好后,对有意向租赁的客户们进行综合评估后,确定租赁人。租赁人每年定期向村集体帐户打入租赁费用。项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做到重大事项会议研究讨论决定,财务账目每年至少公开一次。

五、绩效目标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预计每年给村级集体经济增加4万元左右的收益,产生的收益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脱贫户差异化分配,带动脱贫户务工2人以上,当地群众满意度可达95%以上。

六、受益对象和联农带农机制

该项目的实施,能发展壮大村经济集体经济,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增加4万元左右的收益,收益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脱贫户差异化分配,带动周边群众5人及脱贫户2人以上务工。

七、后续管护机制

项目完成后,村委会建立资产台账台账内容与实际资产相符;同时指定专人管护,明确管护职责,建立管护台账,确保管护到位。


附件3:

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位于棠棣村曾家州,总投资约70万元,通过在棠棣村曾家州新建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5亩,养可以有效的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预计每年可产生6万元的收益,带动6户脱贫户及8户一般农户就业,并将产生的收益通过差异化分配用于全村乡村振兴事业,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了着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眼提高脱贫质量,决定实施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经研究,现制订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实施单位:棠棣村村民委员会

2、项目名称: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

3、项目实施地点:高湖镇棠棣村曾家州

4、项目来源及金额:衔接资金7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50万元)

5、实施期限:预计2024年1月开工,2024年12月竣工。

二、项目规模及投资

1、项目规模:建设2个养殖大棚约1650㎡,共计20个养殖桶。

2、项目投资:70万元(棠棣村占50万元,中港村占20万元)。

三、项目建设方式

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建设方式为扩建项目,在棠棣村曾家州建设2个养殖大棚约1650㎡,共计20个养殖桶。以包工包料的形式予以发包。

四、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1、为加强该项目管理,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质量和进度,经研究,成立棠棣村扩建鲈鱼养殖基地管理小组,组长:范仁平,成员:甘铁诚、甘莉、甘大兴、范仁华、范仁海、钟金梦。

2、项目管理措施:由第三方公司进行预算后送政府相关部门预算审核,实施中质量监管棠棣村负责,实施完工后验收由高湖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第三方机构、棠棣村村民委员会根据项目实施建设内容,结合现场进行验收,验收后再提交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结算。

五、绩效目标

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的实施,总的工程量是建设2个养殖大棚约1650㎡,共计20个养殖桶及相关配套设施。带动村民就业,改善群众生活,预计当地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六、受益对象和带贫减贫机制

棠棣村鲈鱼养殖基地项目的实施,受益村组是棠棣村村民,受益村民有225户607人,受益脱贫户及监测对象25户70人,预计每年可产生4万元左右的收入,可带动脱贫监测对象务工2人。项目实施后,能较好地解决群众就业问题,改善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七、后续管护机制

项目完成后,交付棠棣村村委会管理,并与棠棣村村委会签订委托管护协议,协议内容如下:

1、管护人员的确定:坚持“谁建设、谁受益、谁所有、谁管护”的原则,成立专职管护队伍,确定管护负责人为棠棣村书记范仁平。

2、管护责任的落实:管护人员需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修补,保证工程可长期发挥作用;每半年向镇政府汇报管护的情况,做到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3、创新管护运行机制:管护人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对管理效果差、群众反映强烈的,一经查实,在全镇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对管理失职,导致公共设施受到严重损害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4:

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

项目实施方案

白茶产业在我镇林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茶业资源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需要扩大规模,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管理。为了提升当地群众及脱贫户生产生活水平,促进群众增收,提升村集体经济,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决定联村实施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项目,经研究,现制订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实施单位:港背村村民委员会、新庄村村民委员会、茶子山村村民委员会。

2.项目名称: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项目

3.项目实施地点:璪都镇新庄村、茶子山村。

4.项目来源及金额:项目总投资350万元,来源于上级财政衔接资金(其中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新庄村和茶子山村各50万元)

5.实施期限:工期≤12个月。

二、项目规模及投资

1.项目规模:联村白茶种植约770亩。

2.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50万元,全部来源于上级财政衔接资金。

三、项目建设方式

在璪都镇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白茶种植约770亩,以自主采购茶苗物资、委托公司开发种植的形式予以发包。

四、项目实施管理措施

1.为加强该项目管理,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确保质量和进度,经研究,成立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项目管理小组,组长:吴竹林、程正银、杨立梁,成员:项文、罗小兰、简卫斌、舒凤清、陈斌、杨秀。

2.项目管理措施:项目实施前由第三方造价公司做预算,经项目立项、财审后,以“绿色通道”的形式进行发包,确定施工方;项目实施中由项目管理小组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项目实施完工后由项目管理小组、镇乡村振兴工作站、第三方造价公司共同验收,并由第三方造价公司做结算。

五、绩效目标

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项目的实施,总的工程量,联村白茶种植约770亩,施工期限12个月,造价预算350万元。该项目实施后,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带动脱贫户增收;通过带动周边劳动力就地务工,每年大约可发放务工费22万元,3年成熟后每年可产生21万元以上的收益,预计当地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六、受益对象和带动机制

该项目的实施,受益村民有150余户600余人,受益脱贫户有34户63人。带动机制: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力,带动脱贫户增收;通过带动周边劳动力就地务工,每年大约可发放务工费22万元,3年成熟后每年可产生21万元以上的收益,预计当地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七、后续管护机制

港港背村、新庄村、茶子山村联村开发的茶园项目完成后,交付茶园承包商靖安县新赣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日常管护。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